会计师考试《中级财务管理》 2、章 预算管理
要点学习3、预算的编制办法
大体上分为: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按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编制办法
1.固定预算编制办法
又称静态预算,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达成的某一既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成本或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缺点:
● 过于呆板。业务量单一,与实质可能不符。
● 可比性差。实质业务量与预算业务量可能不一致,致使没办法比较。
2.弹性预算编制办法
在本钱(成本)习性分类基础上,依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适应多种业务量的成本预算。
优点:
预算范围宽;可比性强
(1)业务量的选择
业务量计量单位:据状况选产量、推销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等。
(2)弹性预算的编制办法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编制办法
1.增量预算
(1)本办法要素
以基期本钱成本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减少本钱的手段,通过调整有关成本项目而编制预算的办法。
基本假设:
1、,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适当的,无需进行调整;
2、,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适当的,在预算期予以维持;
3、,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2)缺点
可能致使无效成本开支项目没办法得到有效控制。
2.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办法)
(1)本办法要素
在编制成本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发生的成本项目或成本数额,而是所有以零为出发点,从实质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成本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不是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成本预算的办法。
(2)优点
● 不受现有成本项目的限制;
● 不受现有预算的束缚;
● 能调动各方节省成本的积极性;
● 利于促进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用资金,真的发挥项目成本成效
(3)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
①动员与讨论;
②划分不可防止成本项目和可防止成本项目;
● 资金优先安排不可防止成本项目,是不可防止的约束性固定本钱,全额满足需要。
● 属可防止成本项目的,对于剩余的资金,根据本钱―效益比率进行分配
③划分不可延缓成本项目和可延缓成本项目。
优先安排不可延缓成本项目的支出,然后依据需要和可能,根据成本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可延缓项目的开支。
(三)按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编制办法
1.按期预算
以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办法。
2.滚动预算(连续预算、永续预算)
(1)特征
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伴随预算的实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维持为一个固定长度的一种预算办法。
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是预算期一直维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者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者1个季度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
按月滚动:
按季滚动:
长期计划、短期安排:
(2)优点
准时性强;连续性好;完整性和稳定性突出。